推薦產品
深圳隧道升壓器廠家資訊
央媒評哈爾濱讓清明節(jié)無紙可燒?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 2021年起不再允許燒紙?
央媒評哈爾濱讓清明節(jié)無紙可燒?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,2021年起不再允許燒紙?每到清明,人們都有燒紙、燒遺物的習俗,但在近日,哈爾濱出臺了禁止燒紙的政策,央媒評哈爾濱讓清明節(jié)無紙可燒,那央媒評哈爾濱讓清明節(jié)無紙可燒具體是怎么回事?2021年起不再允許燒紙?
清明節(jié)臨近,哈爾濱市城管局發(fā)布通知,嚴打制售冥紙冥幣行為,要求做到“無處可買、無紙可燒”,“一把手”不作為將被問責。消息一出,在網上引發(fā)巨大爭議。
地方防范消防隱患、倡導社會新風的初衷可以理解,但治理舉措為何引發(fā)“吐槽”?誠然,每年清明節(jié)都是火災頻發(fā)期,一些人燒紙、燃鞭等行為也確實存在安全風險。但是,移風易俗需要久久為功、循序漸進,也需要考慮民眾接受能力,在制定政策時不妨問計于民。
尤其要注意,將治理冥紙冥幣與問責“一把手”掛鉤,可能導致層層加碼、制造新矛盾。此前,個別地方激進地推進“平墳”工作,幾個月內將200多萬座墳墓鏟為平地,就曾引發(fā)軒然大波。事實一再證明,治理工作不宜一刀切,要科學精準,下繡花功夫。
移風易俗是全國各地面臨的共同話題,也是民眾所支持的,但這項工作應該建立在社會共識的基礎上。如何制造共識?一些地方在清明節(jié)前倡導鮮花祭掃和無煙祭掃、加強森林防火宣傳、制定消防緊急預案,就很好地兼顧了尊重民俗與保障安全,值得借鑒。
二、2021年起不再允許燒紙?
2021年起不再允許燒紙是針對部分城市的,并不是所有地區(qū)都不可以燒紙,但根據最近很多地區(qū)發(fā)布的政策,都是禁止燒紙,因此具體政策以當地發(fā)布的政策為準。比如上海松鶴公墓是禁止燒紙的,且在路邊也不能燒紙,因此在燒紙前,一定要咨詢下當地相關工作人員,避免被行政處罰,給自己帶來不便。目前我國上海、貴陽、哈爾濱等地都發(fā)布最新通知,表示禁止在喪事活動中擺放、焚燒冥幣和紙人、紙馬(牛)等扎糊的封建迷信喪葬用品,禁止在城鎮(zhèn)街道燒紙、焚燒遺物或者拋撒紙錢,違者將進行50-1000元處罰。